黃彥超校長簡介
姓名:黃彥超
學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博士
服務學校全稱:南投縣竹山鎮延平國民小學
職稱:校長
經歷:
1. 臺中市大勇國民小學教師1年
2. 南投縣潭南國民小學教師1年
3. 南投縣敦和國民小學教師9年
4. 南投縣國姓國民小學主任5年
5. 南投縣教育處學管科候用校長1年
6.南投縣長福國民小學校長6年
e-mail:t05992@gmail.com
個人簡介:
黃彥超,成長於幸福家庭,父親是高中退休校長,母親是國小退休老師。1998年師嘉義師範學院畢業,初入杏壇時擔任高年級導師7年,科任教師3年,在擔任主任前幾乎都是擔任組長兼級任導師的工作,使得班級經營與行政歷練皆快速成長。擔任組長時進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攻讀博士。擔任5年主任後考上校長。
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發現經常要面對新的挑戰;考上校長以後,借調教育處一年,負責精進教學與輔導團等相關業務;2018年遴選到南投縣長福國小擔任初任校長,同步帶領全校同仁進行轉型發展,成為南投縣第一所非原民的公立實驗教育學校。期間學校也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
擔任教職的生涯,不論何種職務,都一本初衷,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教育做對的事,也試著將對的事做好!擔任教師後,受到前輩校長真誠領導的啟發,一直將「數啟信心,帶好每個孩子」,推動數學教育的腳步不曾停歇!帶領教師備課,發表相關期刊文章。同時也是個愛上課的校長,時常入班教學以及和教師討論數學教材教法。
用多年公開課的數學與行政經營、教學領導和國際教育來貫串彥超校長的教育生涯。2024年轉任竹山鎮延平國小,回家鄉服務,貢獻所學,期望延平國小將成為璀璨一百的第20任校長!
優良事蹟:
在長福國小服務期間,2023年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評鑑優良,2020年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探生命.攀高峰 長福登山ㄎㄜˋ),2019年獲選天下雜誌2019年「未來教育 臺灣100」─全臺灣100個最具影響力的創新教學方法。
學校轉型發展後,打破少子化魔咒,學生數逐年成長,110學年度開始,新生人數突破個位數且接近額滿。
參與校長數學工作坊、擔任數學輔導團副召集人,實踐入班教學,陪伴教師成長,針對落後學生個別進行扶助。
2022年校長辦學績效評鑑結果為「通過」(80分以上)(111年7月12日府教學字第110165553號函),並通過校長課程與教學領導初階人才培育之認證,也擔任校長主任甄選之口試委員。
2024年校長辦學績效評鑑結果為「通過」(113年7月6日府教學字第1130171670號函)。
◎彥超的教育理念:
從愛出發,作好榜樣,用耐心和方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功。
有教無類: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因材施教:把每一個孩子帶起來
適性發展:啟發孩子的多元智慧
◎延平國小經營理念:
一個核心理念--以學生為主體,行政、教師、家長、社區合作,提供適性化教育,讓學生樂在學習。
二個發展主軸—以學校環境與師生活動交互循環的時間感與歷史感,形塑優質校園文化。
三個行動綱領—在平凡中追求精實、在行動中追求附加價值、在不可能中尋找機會。
四個校園圖像—
1. 學生勤學負責感恩:「能力」比「背書」重要,讓孩子成為新世代最有自信的男、女主角。
2. 教師專業熱忱愛心:「專業」是「自主」的前提,鼓勵同儕專業分享與成長。
3. 家長主動合作協助:「認同」先於「投入」,讓家長成為教育事業好夥伴。
4. 學校前瞻卓越創新:「規劃」替代「領導」,「服務」替代「管理」,鼓勵團隊合作。
◎彥超的哲學思維與領導之運用
無執則勇 無欲則剛
真誠領導
1.了解自己領導的目的
2. 創建穩固的價值(熱情傳達信念)
3. 用心領導(說到做到)
4.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5.展現高度自律(當最好的榜樣)
僕人領導(服務領導)
1.能夠服事、扶持、激勵與授權他人
2.「領導人是大眾的僕人」
3.領導者要用「威信」來影響他人,而非權威之使用
◎延平國小學校經營藍圖
以行政領導為基礎,發揮教學與課程領導的角色與功能,打造延平國小為「亮點學校」
一、立足台灣,放眼國際,是延平持續發展的目標,透過數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站在巨人的肩上學習,建構「延平課程地圖」以增進全方位的數學與閱讀活動,建立延平獨特的學校品牌。
二、本校位於非山非市區域,期望加強家長行動力,重視理性溝通與對話,對校務參與積極;將持續努力加強與家長會的溝通協調。強化家長會功能,健全發展。
三、教育大環境改變,行政工作量大,鼓勵教師擔任行政職務,未來將透過知識分享及管理平台強化經驗傳承行政減量,並將現有的sop行政作業流程透過策略地圖運用提高效能。對教師來說,班級經營是基礎工程,在此基礎之上若能擺脫教科書的束縛,進行課程發展,必定成為一位經師與人師兼具的專業教師;對學校整體發展而言,行政領導是基礎,在穩固的基礎上若能進行課程與教學領導的發展,則必定是「卓越學校」。將辦學理念運用在校務經營上,不只希望解決問題,更希望能永續經營。在學生第一,教學優先的核心下,透過辦學理念的落實,以善的循環,激發成效;以辦學績效結合社區、家長、教師共同為願景努力,打造溫馨幸福校園。至於校舍已達修繕年限等相關問題將積極爭取相關經費系統思考進行逐年改善。
四、教師專業成長的認知明確,老師自發性參加各類課程研習,願意將認知轉化為行動。未來繼續辦理與教學結合的研習進修課程,採產出型工作坊研習模式,讓教師所學能立即運用在實際教學上外,也密集安排教師教學經驗分享(利用教師晨會時間進行經驗分享或微型教學演示)及積極參與共備觀議課的專業成長,一方面提升教師參與研討分享的意願,另一方面增進教師經驗交流與傳承的機會。
五、接續前幾任校長等的努力,追求更上層樓的校務發展,整合各種資源,參與成長與進修;支持教師組織朝向專業團體目標發展,配合行政組織革新,以創造四贏的局面。
六、學校的數位、國際與藝文等是學校特色、亮點及歷史使命,未來將與時俱進,積極融入各項教學,讓學校特色融入生活、學習素養中;雙語學校課程發展持續研發進行各項知識、行動學習(學習載具)整合,並以此吸引更多的家長願意讓孩子選擇本校就讀。
學術論著發表資料
一、期刊論文
黃彥超(2006)。從學校創新經營談特色學校。南投文教,25,50-53。
黃彥超(2007)。從公共關之理念係淺談班級經營。南投文教,26,149-152。
黃彥超(2009)。從執行力的觀點談校長治校的理念與實踐。南投文教,28,51-54。
黃彥超(2009)。影響學生學習表現之學校與系統因素探討:以PISA 2006年之結果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63,115-130。
黃彥超(2009)。聯合國閱讀素養十年計畫探究及其對我國教育之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64,126-136。
黃彥超、翁福元(2009)。臺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知覺與專業認同之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9(2),37-78。(TSSCI)
黃彥超(2010)。實施創意教學促進有效學習。研習資訊,27(1),27-33。
黃彥超(2010)。第四屆APEC教育部長會議探究及其對我國教育之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67,87-100。
黃彥超(2010)。校長與教師權力運用策略之微觀政治分析。教育行政論壇,2(1),119-145。
黃彥超、林坤燦、劉佳鎮、吳柏林(2010)。以模糊統計分析校長領導效能。智慧科技與應用統計學報,8(2)35-47。
黃彥超(2013)。一所國立高中的校長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87,1-29。DOI: 10.3966/160683002013090087001
黃彥超(2015)。一位國小教師運用轉型領導於班級經營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98,167-187。DOI: 10.3966/160683002015070098009
黃彥超(2015)。新移民子女學業成就之分析:以一所國小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99,47-63。DOI: 10.3966/160683002015090099003
黃彥超(2015)。新移民子女學業成就與學習態度低落嗎?個案學校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配偶子女之比較。學校行政雙月刊,101,201-219。DOI: 10.3966/160683002016010101011
黃彥超(2016)。實驗教育三法分析與影響之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4),44-49。
黃彥超(2016)。偏鄉小校發展之思維:學校特色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5),38-42。
黃彥超(2017)。國小教師文化之探究:文獻分析與省思。南投文教,35,43-45。
黃彥超(2020)。偏鄉小校混齡教學實施初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4),150-153。
黃彥超(2021)。初任小學校長第一年之心路歷程分析。台灣教育研究期刊,2(6),251-282。
黃彥超(2022)。一位國小校長推動實驗學校之行動研究。台灣教育研究期刊,3(5),293-322。
黃彥超(2023)。輔導初任教師建構數學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台灣教育研究期刊,4(5),87-120。
報紙
黃彥超、鄧瓊慧(2020年9月26日)。長福農場的過去與現在。國語日報,樂學14版。
黃彥超、鄭宜萍(2021年4月8日)。一公里有多遠 實地丈量最有感。國語日報,樂學14版。
林家鈴、黃彥超(2021年11月18日)。解題超展開 探索數學懂方法。國語日報,樂學14版。
林家鈴、黃彥超(2022年4月21日)。圖解數學 思考歷程超展開。國語日報,樂學14版。
黃彥超(2022年8月21日)。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品質控管待強化。國語日報,13版。
黃彥超(2022年8月28日)。推動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改革挑戰多。國語日報,13版。
黃彥超(2024年7月14日)。從南韓醫師罷工省思國內師資缺額問題。國語日報,13版。
二、研討會論文
黃彥超(2008,12月)。國小教師專業認同之研究:現況、歷程與困境。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舉辦之「2008研究生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13-118),高雄。
洪子鑫、黃彥超、翁福元(2009,1月)。當前台灣地區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分析:全球化與市場化的觀點。載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越南胡志明市人文社會科學大學舉辦之「台灣與越南高等教育發展:現況與未來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04-128),越南胡志明市。
黃彥超(2009年5月)。校長與教師權力運用策略之微觀政治分析。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教育與成長之路:
黃新發、林坤燦、黃彥超(2009,5月)。Sergiovanni 之「增值」(Value-Added)領導理論及其在高中學校之應用探究--以一所卓越領導國立高中為例。載於國際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舉辦之「第三屆教育政策與行政前瞻發展研討會暨第十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會議論文集(頁133-153),南投。
洪子鑫、黃彥超(2009,5月)。當前大學自主與大學評鑑政策關係之研究。載於國際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舉辦之「第三屆教育政策與行政前瞻發展研討會暨第十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會議論文集(頁276-287),南投。
黃彥超(2009,5月)。轉型領導在班級經營之運用:一位國小教師之個案研究。載於正修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舉辦之「創意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01-122),高雄。
陳正專、黃彥超、蕭國倉(2009,6月)。360度回饋技術對教育行政品質之啟示。載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舉辦之「2009教育行政與領導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91-104),屏東。
翁福元、黃彥超、陳正專(2009,11月)。「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評析:正義與均等之觀點。載於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舉辦之「提升弱勢兒童學習之課程與教學」研討論壇論文集(頁19-35),台南。
翁福元、黃彥超、劉秀菁(2011年5月)。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之研究:文獻評析與未來展望。「2011臺灣教育社會學論壇--社會變遷與教師地位之轉變國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東教育大學。
黃彥超(2014年,12月)。新移民子女學業成就之分析:一所國小之個案研究。載於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舉辦之「103年度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執行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計畫--中區五縣市新移民子女教育方式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48-165),臺中市。
黃彥超(2015年,11月)。學業成就與學習態度之探究:個案學校中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配偶子女之比較。載於苗栗縣政府教育處、育達科技大學舉辦之「104年度中區五縣市新移民子女教育方式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231-249),苗栗縣。
黃彥超(2023年,10月)。一所探索體驗實驗教育學校的成長與蛻變。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舉辦之「學校的解構與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市。
三、學位論文
黃彥超(2007)。我國國小教師社會地位知覺與專業認同相關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彥超(2013)。國民小學教師文化之理論模式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四、專書論文
黃彥超(2019)。OECD 教育2030與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對接。載於翁福元、陳易芬(主編),臺灣教育2030(183-197頁)。臺北市:五南。